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周末一大早,我坐在街边一家小店里吃完热干面,等着服务员端上的刚冲好的清酒凉下来。手边有出来的路上从一三轮车降价书里掏到的《果壳中的宇宙》,我翻开来看了看作者霍金的两张照片,虽然坐在轮椅上,宽松的衣服衬托出枯瘦的身体,但霍金仍然面带笑容,脸上流露出一种对自己和对别人都很宽和的神情,我一时难以想象他竟然是一个从二十一岁起就被疾病禁锢在轮椅上、四十多岁又失去了说话能力的人。书的纸张和印刷都很漂亮,还配有精美的照片和插图,我顺手翻阅,在一幅两架飞机围绕地球飞行的图示下面读到这样一段话:“这就需要抛弃一个观念,即存在一个所有钟表都测量的称为时间的普适量。相反地,每个人都有他或她自己个人的时间。如果两个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则他们的时间就一致,但是他们相互运动时就不一致。”

忽然在我左边冒出一个八、九岁模样的男孩,他穿一套深灰色运动服,弯下身,斜着扬起头看被我翻开朝下的书的封面。我合上书,他也直起身子看着我,那样子像是想笑又忍住了。我逗他说:

“你也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我有。”他很肯定地说。

“是吗?”我有点惊讶。

“另一本我也有。”他说得很干脆。

“是《时间简史》?”

他点了点头。

我笑着说:“那你将来一定是要做科学家了。”

他不再搭理我,跑到旁边一个正在给客人烫热干面的中年妇女身边,看样子那是他的母亲,他很快地说了几句话,中年妇女转过身不耐烦地说了句什么,男孩低着头从我身边走过,推开紧靠里面的一扇陈旧的木门出去了。

我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一个天才的男孩的故事,可能他真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沉浸在对宇宙的奥秘的遐想中,脑子里装满了和一般人不同的想法,或者他只是对书中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插图感兴趣?我不认为在他那样年龄的男孩能读懂霍金,我当然也不懂,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他对很多东西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其实每个人在幼年的某个阶段都经历过相似的情形,我们那个时候一度争相传看的一本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似乎从里面就能找到关于整个世界和生活的全部答案。后来我开始跟一个又一个心灵受到困扰的来访者一道工作,协助他们探索自己内心的种种曲折隐微,我更关心的是,那些甚至在童年很早期就已经萌发的好奇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很多孩子长到一定年龄都会问父母:“小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这大概是所有父母最难回答的问题,他们一般会依照习俗和自己的常识给出不同的答案,或者干脆含混过去,认为孩子不过是好奇心强罢了。但好奇心强只是说了孩子身上的一个现象,并没有说明孩子为何充满疑惑,或者说,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如此好奇。在心理的层面上讲,如果某个人内心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悬在那里让他时时牵挂着,他会把这个根本的疑惑转换成对于各种具体事物的疑问提出来,形式上多种多样,问题也永远问不完,只有那个根本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他的提问才会停止。比如,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当他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出生时,他感到父母关注的焦点不再完全放在他身上,原先他在父母心目中是最重要的,现在却看着父母整天为照顾新出生的同胞把他冷落在一边,他感到伤心、愤怒,却又无能为力,他的抱怨总是遭到父母的训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可能不断地询问关于孩子如何出生之类的问题,而他内心真正想知道的是:为什么父母不再像原来那样爱我了?在另一些更为常见的情形中,由于来自于文化和社会的各种禁忌,孩子内心的那个根本的疑问从一开始就被压抑了,他自己完全觉察不到,而这个压抑的部分会造成他内心的不安,他只好以不断提出各种问题的方式来缓和自己的焦虑。

即使孩子能够觉察并提出内心的那个根本的问题,他仍然会感到疑惑,因为他往往无法得到在他看来真实的回答。比如,孩子问母亲:“你爱我吗?”母亲回答:“妈妈当然爱你,你是妈妈最疼爱的宝贝。”问题看似得到了完美的答案,但事情并没有结束。接下来的某一天,当孩子回到家,兴致勃勃地对母亲讲述自己在学校和同学做的有趣的游戏时,母亲刚听了几句,立刻严厉地说:“看看你,早上才换的衣服就蹭了一身油渍,都那么大了还不知道爱干净,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一个这样的细节就足以让孩子对他曾经得到过的回答产生疑问:“妈妈真的爱我吗?要是她真的爱我,怎么她不关心我喜欢的事情呢?”于是疑惑再次占据了他的内心,他对于妈妈是不是真的爱自己变得不确定了。比较糟的结果是孩子从此认定妈妈是一个说谎者:她都没在听我说话,怎么还说爱我呢?如果这种情形在孩子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反复发生,孩子的猜疑就可能变成他看待周围世界的根本态度:他们都在说谎。于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持续面对这样的情形:一方面,他认定父母在说谎,对他们充满了失望;另一方面,父母不断地告诫孩子要诚实,要求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自己。孩子陷入到剧烈的内心冲突中:我需要对一个说谎的人诚实吗?为什么他们欺骗我,却要让我说真话?如果这种冲突带来的张力无法消除,就会在孩子后来的成长过程中表现为各种心理障碍的常见的症状,比如焦虑、抑郁或强迫。一些遭受心理障碍困扰的成年人,造成他们的心理症状的原因也可以追溯到童年的相似的情感经历。

单从知识方面讲,孩子的很多问题一经提出,父母不论怎样回答都注定了要成为说谎者。比如,孩子问:“天上有神仙吗?”相信的父母说有,不相信的父母说没有。对成年人来说,这些回答都不成问题,那是他们个人的信念,对他们自己来讲都是有意义的。但在孩子的心目中,这都是父母说谎的证据:你说有,为什么我看不见?你说没有,为什么一直都没骗过我的奶奶说有?孩子无法在复杂的观念上去分辨这些说法,他只能凭借感性和常识来判断父母所说的话,这里面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还是情感。如果孩子持续地感觉到父母是爱他的,那么无论父母如何回答,他都能从当中获得满足,即使父母讲的是他认为没有的东西,他也会将其作为一个故事欣然接受,就像喜欢听童话的孩子,他们被各种曲折的情节所感动,但并不会认为那是一种欺骗,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也不会发生扭曲,而是在各种新奇的想象中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孩子能养成既有现实感,又能享受虚幻的故事带来的乐趣,是因为在他们内心,父母的爱一直是真实的、确定的。相反,如果孩子内心感到父母的爱变得不确定,甚至觉得父母不再爱自己,那么他就会认为一切都是谎言,即使真实的东西也成了假象。他其实并不是质疑事实本身,而是因为情感的缺失在他内心引起了强烈的焦虑和愤怒,但在很多情况下,孩子无法叙说自己的真实情感,甚至觉察不到内心的真实感受,他只能以质疑父母的回答的方式来表达。

孩子强烈的好奇心背后包含的情感因素不是到了他们探求知识的年龄才显露出来,实际上,从孩子一出生开始,父母的养育方式,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行为,就在向孩子传达着情感信息。与孩子的成长年龄段相适应的父母的爱帮助孩子建立起他后来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这就如同盖房子,地基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房子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现代社会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和各种现实的压力,使得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专注于他们知识上的提升,即使学习绘画、音乐也多从技能等级标准和将来升学就业方面着眼,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我经常会在咨询室里听到一些家境很优裕、备受家人宠爱的孩子抱怨说,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孤独当中,身边的一切对他们来讲都是虚假的,毫无意义。当一些父母热衷于为孩子提供奢华的物质条件时,他们是不是问过自己:这是他们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他们是不是应当放下自己的自豪感,去听一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呢?

 

 

 

话题:



0

推荐

李小龙

李小龙

6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督导师。专业:临床精神医学、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6篇
  • 文章归档
2013年 6篇